8月9日,記者從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獲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融資擔保公司在保余額已連續6月實現增長,這是2015年以來的首次。原因是什么?下半年全省融擔行業將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就此,記者采訪了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和相關專家。 趨勢顯現:利多政策頻出,行業走向規?;?、集中化 "增長的背后,是四川融擔行業體系建設不斷加快的成果。"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融擔公司"弱、小、散"的態勢正在改變,取而代之的是行業"攥指成拳",逐漸向規?;?、集中化轉變。 省級層面,去年9月,國家融資擔?;鹩邢挢熑喂九c四川省信用再擔保有限公司簽約,授予四川100億元授信額度,引導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業、"三農"等普惠領域;市州層面,我省初步形成融擔體系建設的"瀘州模式"和"雅安模式",即通過股權重組或合并等方式,組建大型擔保機構。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政府組建大型融擔機構,可以提高融擔公司與銀行的議價能力,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張橋云分析,融擔公司的客戶大多是小微企業和涉農企業,對風險把控要求高,融擔公司實力大,應對風險能力就更強。 連續6月增長的另一原因則與大環境有關。國家明確要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五大行要確保今年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增長30%以上。"這意味著,銀行借助融資擔保公司增信分險動力將進一步增強,這為融擔機構帶來了新機遇。"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發力重點:監管不放松,減量提質,推進銀擔合作 監管"鼓點"依舊緊密。7月12日,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發布了4家融擔公司經營許可證注銷公示;7月17日又發布公告,要求未經批準擅自設立融擔公司或在名稱中使用融擔字樣的5家公司,立即停止融擔業務。今年以來,我省已對正常、關注類的180家公司換發新的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對103家公司責令整改,對25家公司責令停業整頓,吊銷41家公司融資擔保業務經營許可證,行業秩序得到整頓。 "融擔行業并非企業數量越多越好,我們將繼續減量提質。"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繼續清理一批違法違規、整改不到位以及長期不開展業務的"僵尸"企業,力爭今年底將全省融擔機構壓縮到300家以內;到2023年,培育一批實力較強、經營規范的融資擔保公司。 繼續推進銀擔合作仍是下半年重中之重。我省已印發《關于促進融資擔保行業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實質分擔風險,承擔的風險責任比例原則上不低于20%。 記者了解到,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正指導省融資擔保業協會牽頭建立全省銀擔合作監測機制,定期公布融資擔保公司的擔保代償率、銀行擔保貸款代償率、銀擔合作風險分擔比例等情況,引導融資擔保公司有效識別風險,合理分配擔保資源。 四川省金融科技學會會長張曉玫建議,在風險分擔、代償寬限期、信息披露等方面,融擔企業和銀行之間都可以合作,同時利用金融科技降低經營風險。 分類監管是提高監管效率和融擔行業整體發展質量的有效手段。未來,我省將探索根據融資擔保公司不同的日常監管情況,對不同機構在資本金托管比例、政策扶持、新業務開展和市場準入等方面實施差異化分類監管。(記者?侯沖)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