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由中國金融博物館(集團)、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合作創建的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在成都市成華區開館。作為四川首個金融主題博物館,展館預計7月底向公眾免費開放。 "博物館里有不少珍貴藏品。在這里,可以了解錢的發展變遷,可以了解從錢到金融的發展變化。"成都市成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博物館里究竟藏了啥寶貝?5月20日,記者進館打探。 看展品有珍貴的交子影印件,有賬箱里的"流動銀行" 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是中國金融博物館參與創建的第10家金融主題博物館。展館展示面積約5227平方米,目前已籌備454件藏品。"非常具有四川特色。"中國金融博物館策展部副總監潘獻紅介紹。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張交子影印件。交子原版拓片現藏于日本銀行貨幣博物館,2010年中國金融博物館獲得日本銀行貨幣博物館授權使用交子拓片高清影印版,用于展示和制作紀念品。2019年,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再次獲得授權,在交子的發源地展出。 在展館的一個角落里,一個大玻璃窗里的套件吸引了記者注意。"這是一位老人捐贈的老賬箱,他曾經是一位賬房先生。"潘獻紅介紹,老賬箱分為三層,里面有印章、印泥、算盤、賬簿等大大小小幾十個物件,簡直是一個"流動銀行","舊時的錢莊票號是行商,賬房先生會攜帶著老賬箱四處上門收賬,當場結算。" 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里不僅有"寶貝",還有"寶貝"背后的故事。 潘獻紅帶著記者參觀了一道1422年的朝廷密令:"當時人們對金屬貨幣十分依賴,不愿意使用紙幣,朝廷便下發一道"用錢令",強制性使用紙幣。"而近600年后的今天,由于移動支付的迅猛發展,甚至出現了有些商鋪拒收現金的現象。"今昔對比,反映出了現代化金融的發展變革。" 談定位立足四川,搭建孵化金融產業發展的平臺 除了展覽、展示等,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還承擔了金融產業孵化的功能。 中國金融博物館創始人王巍介紹,展館負一樓設有多功能廳,將定期開展講座、論壇、藝術活動等;展館二樓將會以眾創空間的形式進行運營,博物館也將為新金融創業團隊提供孵化功能。 王巍表示,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的定位有三個部分,包括貨幣、大西南金融史、新金融,"其中,大西南金融史是圍繞四川建設西部金融中心的核心課題而來,新金融則是成都金融科技發展的優勢體現。" 成都市成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博物館將通過中國金融博物館(集團)引進中國并購公會西南中心和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打造"一館兩心"的綜合金融項目,構建金融文化—并購產業—金融科技"三位一體"的新型金融產業生態圈。"我們將探索設立四川新金融科技生態中心,舉辦數字金融相關講座、論壇等。"(彭瑀珩?記者?張明海) 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